打开在北京市负有盛名的宣讲家网站,人们可以欣赏政府采购“屌丝”们奉献的《抠门儿的财神爷》等演讲视频;查看北京市优秀廉政短剧汇演角逐的结果,人们会发现带着政府采购“泥土味儿”的小品《中标》竟然成功逆袭获奖;进入北京市财政局线上互动栏目或线下服务窗口“约一次”,人们会遇到政府采购“土著”出身的“老炮儿”熟稔回应“政府采购那些事儿”……
面对政府采购工作在公众视野中频密亮相现身并赢得掌声的做法,北京市财政局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认为:政府采购工作要走出“孤独站在这舞台,不见掌声响起来”的囧途和魔咒,必须打破“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自我封闭思维,把“犹抱琵琶半遮面”变为“掀起你的盖头来”。
北京市政府采购工作在聚光灯下亮出好“唱功”的背后,主要是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扎实“做功”作为支撑。尤其是近两年,北京市财政局重点聚焦政府采购的功能、效率、公平、监管等问题,推出了“唱念做打”等一系列新举措,成功打造了政府采购制度转型加力的“升级版”。
打造京津冀联合采购新机制
“唱”指的是将最新发展理念植入政府采购,在提升政策功能上唱好“重头戏”。该负责人说道,北京市财政局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政府采购的“指挥棒”,一是重点围绕“创新发展”,积极推行新技术、新产品(服务)首购、订购政策,累计认定681项产品及92项服务,并将90%以上的政府采购合同倾斜给了“双创”中涌现的中小企业。二是重点围绕“协调发展”,将政府采购范围由最初的单一货物,扩大到目前包括货物、服务和工程在内的各个领域,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品目已达61个,2016年,还将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扩大至91项,编报项目资金达230亿元。三是重点围绕“绿色发展”,对节能环保产品实行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政策,使节能环保产品占同类产品比重近70%,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等领域,认定首购产品10项,在公交、出租、物流、环卫、邮政、租赁等领域加大了新能源车的采购力度,实现了对新能源车型的财政补助政策全覆盖。四是重点围绕“开放发展”,着力打造京津冀联合采购新机制和大市场,三地物流体系标准化、非遗产品进“绿通”等成为协同采购新亮点。五是重点围绕“共享发展”,让“京津冀”、“高精尖”、“中小微”、“绿净蓝”等在政府采购中唱主角,将节约的财政资金统筹用于疏功能、治环境、惠民生等多个领域,成功扩大了政府采购的受益面和不同群体的获得感。
多举措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
“念”指的是将权责关系定位植入政府采购,在强化主体责任上念响“紧箍咒”。依据《政府采购法》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重点厘清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采购代理机构的角色定位,把权力与责任打捆落地归位。
据了解,针对一些预算单位过度依赖代理机构包办和等靠财政部门兜底的角色错位问题,北京市财政局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本级政府采购项目执行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预算单位在编制采购预算、制定采购需求、依法确定采购方式、组织开展采购活动、组织签订合同及履约验收、主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并建立“一对一”的约谈辅导机制,督促预算单位把政府采购的担子挑起来、责任扛起来,把项目采购的速度提起来、进度赶上来。
同时,北京市财政局还将推动政府采购执行的触角向预算编制源头延伸,指导预算单位编实编细采购预算,在提前立项、采购准备等环节下足工夫,有效降低了采购项目废标率和差错率,打通了采购执行中易发多发的“肠梗阻”。
转变监管方式做实“加减法”
“做”指的是把“简放管服”要求植入政府采购,在转变监管方式上做实“加减法”。
该负责人介绍说道,按照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求,一方面在政府采购前置性环节做好“减法”,例如,将公开招标限额标准由10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限额标准以下可按规定自主选择采购方式。允许预算单位在预算批复下达前提前立项并开展采购活动;在全国率先简化进口产品审核程序,实行一揽子批复;建立滚动采购制度,允许单位在预算保障前提下,签订不超过三年的采购合同;对200万元以上技术或商务要求比较复杂的公开招标项目,除法定的20天招标文件公示期外,其它流程所用时间由预算单位自行把握控制;对计算机、办公设备、家具、车辆等通用产品,通过集中采购统一招标确定协议供应商,实现即买即用。
另一方面,着重在事中、事后监管环节做好“加法”,主要举措有进一步扩大纳入电子商城和家电卖场采购的货物品种类型,充分发挥“网购”和“团购”的价格优势,促进集中采购降价增效;配合北京市发改委整合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的评标专家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评标专家库管理系统,以随机抽取专家、倒查倒评专家意见等方式,打破专家评审中的“丹书铁券”和“铁帽子王”;将代理机构执业情况纳入常态化监督检查范围,把采购执行情况与年度预算增减、项目资金安排、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在部门预算公开中反映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并随决算一并公开政府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情况,以及支持中小企业等政府采购政策的落实情况。
强化监管严惩不法行为
“打”指的是将常态布控亮剑植入政府采购,在维护公平竞争上打出“铁砂掌”。北京市财政局按照政府采购“监管者”和“守夜人”的角色定位,切实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努力当好维护政府采购规则的“尖兵”和“利剑”。
2015年,共对19家代理机构做出责令整改的处理决定,对8家供应商进行行政处罚的立案调查,对2家供应商给予警告、罚款并禁止其1年内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行政处罚,在协议采购标后复核中淘汰11家供应商。
此外,将政府采购违法失信行为记录推送至中国政府采购网亮丑曝光,对相关方形成了政府采购“底线踩不得”、“红线碰不得”的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