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创建评审活动情况的通报》,由北京市财政局总结报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四步快进、七量齐抓”经验做法,成功获评2022年度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蓝皮书”在《中国地方法治发展报告No.8(2022)》中推出北京市财政系统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规范化法治化调研报告,全景式地介绍了北京财政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四步快进、七量齐抓”的主要做法及具体成效,使得以高质量“红头文件”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北京财政的“闪亮名片”。
近几年,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持续加力提效,由财政部门制发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呈现出供需两旺、水涨船高、体量骤升的发展态势。北京市财政局在“红头文件”的“热制作、热运行”中,始终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严抓细管的“冷眼光、冷处理”,以“四步快进、七量齐抓”的系列组合拳,使财政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既始终在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上稳健运行,又成为了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箱、持续赋能推进器。
北京市财政局推出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四步快进”,是指该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按下加强文件管理的“加速键”,通过连续三年的紧张艰苦努力与攻坚,成功地以文件全方位清理实现财政政策体系“瘦身健体”、以文件系统化梳理实现财政政策体系“活血化瘀”、以文件规范化管理实现财政政策体系“强筋壮骨”、以文件高质量治理实现财政政策体系“吐故纳新”。在“四步快进”的总体目标与框架之下,该局还采取了“七量齐抓”的具体工作举措:
一是研判变量,及时围绕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经济先行城市、双碳示范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可预期及难预料的因素,预研预调财政部门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方向、目标、计划和路径。
二是清理存量,对本局自1960年以来积累形成的7500多件历史存量文件,进行了起底式、拉网式清理,通过采取“集中下架”“回炉再造”等多管齐下的措施,厘清核准了本局现行有效政策文件为1000余件,其中行政规范性文件占比为13%的真实体量和底数,并建立起了文件清理工作常态化运行及责任机制。
三是控制增量,主要以行政规范性文件议题及立项计划进行源头把控,将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嵌入本局OA办公平台,借助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协助采取“论证、预警、刹车、纠错”措施,对行政规范性文件量的合理增长实现了全流程管理和把控。
四是把握容量,主要是对本局政策文件数据库进行全面梳理和升级改版,严格区分行政规范性文件与其他政策性文件,从同一个平台、按不同的类别进行公开发布与展示,同时将相关数据库接入市级领导办公“驾驶舱”和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合力纠治行政规范性文件擅自扩围增容、容易越位跑偏、人为超载混搭等问题。
监管
五是提升质量,主要是组织力量研究编撰了《北京市财政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操作指引》,围绕“法定职责必须为”建立“正面清单”,围绕“法无授权不可为”建立“负面清单”,为财政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设置了“红绿灯”。2022年,该局既推广了本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金融处严格按照规定动作高质量制定《北京市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等范例,又结合局内依法行政专项考评对个别文件质效、备案等相对滞后的责任处室采取了扣分措施。
六是评估能量,连续对本市涉及政府采购、会计管理、契税管理、耕地占用税及防洪工程建设维护管理费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组织开展了实施情况专项评估,并提出“立改废释”的意见和措施。针对配合完成地方立法及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制定任务,运用“法制处统筹、业务处主办、办公室督查、预算处把控”的研办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测算分析支出规模、评估研判承受能力、论证核定保障渠道、调整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了“钱、事、责、效”的有机结合。
七是锤炼力量,向本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管理岗位补充了法律专业人才和外聘法律顾问,将审核监督关口从“最后一公里”加速向文件动议、起草等源头延伸,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制度学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开展了多个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课题合作研究,有力提升了本局法治工作机构和文件起草管理处室严抓细管“红头文件”的能力水平,法制处有2名干部还应邀担任了全国公平竞争审查研究骨干、北京市公平竞争审查专家。